1.血小板增多:当>400x109/L时为血小板增多,率偏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,大型低例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、板比慢性粒细胞白血病、率偏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、大型低急性大出血、板比急性溶血、率偏恶性肿瘤、感染、缺氧、创伤、骨折等。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,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,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×109/L,经治疗后情况改善,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,常高于600x109/L,,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。[4]?
2.血小板减少:当<100x109/L即为血小板减少,
血小板生成减少(见于急性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放射病等)
血小板破坏过多(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脾功能亢进等疾病)
血小板消耗增加(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;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)。
上述关于大型血小板比率偏低的分析,希望帮到患者,也希望患者在出现大型血小板比率偏低的情况的时候,不要大意,要尽早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,以便尽早的确诊病情,避免造成疾病的恶化。